当前位置: 回到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正文
党员视角 | 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0-03-30 浏览次数:

2月27日凌晨,司法部出台了《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在微博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10亿次,讨论近100万条,网上一片哗然,意见纷纭。

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是中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规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管理,保障取得永久居留资格外国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制定的条例。



为什么要制定该条例、支持该条例的理由是什么?

司法部在2020年2月27日发布了外国人永久居住条例(征询意见稿),向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征询意见。意见一经发布引起了一场社会大讨论,在此我们整理了针对此条例的不同意见。

1、弥补人口红利消失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由于群众受一定西方文化以及经济基础影响,导致我国老龄人口反超新生人口,这是社会老龄化的标志,参照日本进入人口老龄化以后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希望通过此条例为我国输入新鲜的劳动力。

2、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当今是全球化的时代,虽然我们国家在各行各业都能培养出绝对高端的高科技人才,但是在个别方面我们确实存在这方面人才的缺口,例如我们在航空发动机方面就存在一定的短板,我们国家已经招聘一些乌克兰的高端人才供职于此,但是如何吸引更多的相关高端人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给他们永久居住资格无疑对他们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反对该条例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人获取在华永久居留资格门槛过低。在条例中明确提到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者从国际知名高校毕业可以提出申请,但是并未对申请人的毕业院校做出详细的规定,我们知道国外高校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博士含金量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被申请人钻空子。

2、表述不够清晰、概念较为模糊。条例中提到外国人因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这条规定未明确“正当理由”是什么理由,如此空泛的表述极易在未来执行当中产生灰色地带,可操作空间太大。

3、条例当中为外国居留者提供太多待遇与服务,可能造成这些永久居留者获得超国民待遇。例如第三十五条就指出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为永久居留外国人提供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国情常识、法律政策咨询等社会融入服务。”一般情况下,条文中的语言文字培训、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对大多数中国公民来说是无法免费获得的,而外国居留者则可以由政府包办,难免让大众诟病为“超国民待遇”。同样的缺陷也存在于第三十九、四十条,三十九条写入了“永久居留外国人对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收入可以按照规定兑换外汇汇往境外。条例内容并未明确汇往境外收入的具体数额,而中国公民每年是有不超过5万美元或等值外币的外汇限额的,相比之下,外国永居者的外汇限制显然要宽松许多,如果《条例》生效,中国会不会成为一些富豪合法避税、转移财富的天堂?会不会给某些人“合法洗钱”的机会?这些都需要进行研究。而第四十条规定“永久居留外国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中国境内购买自用、自住商品住房”,没有加入居住期限等附加条件,且外国永居者亦不受中国公民购房时自带的户籍、社保等限制,如此一来不仅可能引来“国外炒房团”继续抬高房价,导致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购房难”问题更加严重。

4、获得永居资格的外国人在参与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资源分配的问题。《条例》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规定:“在中国境内居留但未工作的,可以按照居留地相关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适龄永久居留外国人或随迁的未成年子女可以在中国接受义务教育,不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这对我国人均资源如此匮乏的条件下是不是一种负担,也值得我们去思考。而且外国居留者可以不参加工作就参与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的分配,却无需承担作为一名中国公民需要承担的公民义务,容易引发大家对社会公平的质疑。

5、条例在资格审批和申请方面存在漏洞,受理单位级别过低。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移民管理部门的委托,受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资格的申请。过低的受理级别给地方政府的操作空间过大,容易形成腐败犯罪情况。

6、对申请人的行为史未作明确要求。条例中关于申请人的过往犯罪违法记录方面比较模糊,未明确对申请人在中国和其原所在国犯罪记录、受刑事处罚记录的硬性要求,这导致部分有不良前科的外籍人可能获得永久居留资格,这对我国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党员评论

制定此类法规时一定要慎重,多了解各方的意见,保证能够吸引真正的人才,同时把不需要的拒之门外,提高中国“绿卡”的含金量,坚决反对低门槛式的申请条件。对于认同中华文化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向来是秉持热烈欢迎态度的;但对那些无所事事只是过来享受国家福利的外来人口,我们也应坚决说不。

——铁道电气化员工党支部 林怡静 

最近《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提出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条例的出发点是立足于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来中国发展,但是现在推出的条例版本,模糊的地方仍旧太多,群众的担忧也是合理的。国家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大家理性讨论,旨在提出推进符合国情、细致详尽的条例制定。我们绝大部分都不是民族狭隘者,条例制定应首先考虑的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对本国公民的影响,在保障社会公平、公民合法权益、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再为外国居留者提供必要的便利与帮助,我们拒绝任何“特权”和“钻空子”!

—— 铁道电气化员工党支部 钟安琪

 

司法部公开征询各方意见,每一个发言者都有用“话筒”大声说出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权利,我们应要做到兼听则明、独立思考,在舆论风波中坚定自己的价值判断。开放外国人获取永久居留资格一定要把控好获取程序,加强审查,节制数量,提升质量,同时还要防止外国人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其牟取不当利益。